这是一篇小科普
黎族
(资料图片)
苗族
关于节日“三月三”
上巳节,俗称“三月三”,是海南黎族苗族的传统节日,也是黎族苗族青年的美好日子,又称爱情节、谈爱日,黎语称“孚念孚”,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,是海南黎族人民悼念勤劳勇敢的祖先、表达对爱情幸福向往之情的传统节日。人们在节日载歌载舞,吃竹筒饭,喝山兰酒,祭祀祖先,俊男美女对歌传情......当前,已成为中外游客了解海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。
“三月三”历史悠久,宋代史籍中就有与“三月三”相关的记载。宋范成大《桂海虞衡志》云:“春则秋千会,邻峒男女装束来游,携手并肩,互歌互答,名曰作剧。”
1
关于起源的民间说法
说法一
“三月三”历史悠久,传说上古洪水时期,聚居在昌化江畔的黎族遭受了一次特大洪灾,人畜死亡,只剩下一对叫天妃和南音的兄妹。兄妹二人长大成人以后,决定分头寻找伴侣,相约每年三月初三再回到燕窝岭下相会。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。妹妹见找不到别人,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,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,不让哥哥认出自己,以结夫妻,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。于是,在某年的三月初三,他们就在燕窝岭下结为夫妻,他们在燕窝岭上纺纱织布,生儿育女,开荒种田,挖塘养鱼,为黎族人民繁衍了后代。这也是黎族“三月三”和纹面来历的传说。
说法二
相传在很久以前,石洞有一只作恶多端的乌鸦精,使黎民百姓不得安居乐业。一天乌鸦精抓到了美丽的黎族少女俄娘,这年“三月三”,俄娘的心上人阿贵带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,被乌鸦精害死。俄娘闻讯悲痛万分,终于趁乌鸦精熟睡之机杀死了它,为阿贵报了仇,为黎族百姓除了大害。
俄娘终生未嫁,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她都会到石洞唱她和阿贵恋爱时的情歌。后来,黎族人民为了纪念她,把这山洞取名为俄娘洞。
每年“三月三”这一天,附近的未婚黎族青年男女都会在石洞集会,唱着情歌寻找自己的意中人。此项活动逐年扩大并传播至海南各个黎胞居住区,在海南黎胞中形成盛大的传统节日。
说法三
据说“三月三”是为了纪念黎族的远古祖先,庆祝黎族人民幸福吉祥、繁衍昌盛而举行的节日。
每年“三月三”,海南黎族各聚居区都要举行规模盛大、内容丰富的庆祝活动,有赛歌会、簧火晚会、彩车比赛、花灯展览、民族传统体育比赛、男女青年对歌、民族歌舞表演及经贸活动等。
2
特色美食
三色饭
吃三色饭,是苗族人在“三月三”里最美的享受。取色于桑叶、黄姜和三角枫,用粽叶包住蒸熟,品之香酥柔韧,带有药香甘甜,让人食欲大开。
鱼茶
鱼茶是黎族人招待贵客的菜肴,将米饭和生鱼密封发酵而成,具有浓郁酒香味,一次怯之,二次适之,三次瘾之。热情好客的黎族人会在“三月三”这天,摆出自做的鱼茶,招待来来往往的游客品尝。
山兰酒
山兰酒用黎话称为“biang”,黎族同胞依山傍水而居,酒采用所居山区的山兰稻谷酿制。
制作时,将山兰米蒸熟揉散成粒,再用黎山特定植物和米粉制成的“球饼”碾至粉状掺入其中,装进坛里酿制。逢重大节日或是迎接宾客,热情的黎家人便取出来与客人一齐畅饮。
竹筒饭
竹筒饭是海南黎族传统美食,通常是黎家人出远门、上山打猎或招待客人时才制作。
用山兰稻打出的“香米”或上等的糯米配以肉类为原料,放进新鲜的粉竹或山竹锯成的竹筒中,加适量的水,再用香蕉叶将竹筒口堵严,炭火中绿竹渐焦,米香、肉香和竹香混杂着飘散开来,令人垂涎欲滴,“一家香饭熟,百户闻竹香”便是对黎家竹筒饭最贴切的赞誉。
3
方言与服饰
海南黎族现有哈、杞、润、赛、美孚五大方言区,每个方言区都有各自的服装形式及特点,这与黎族五大方言区所处的生活环境及生产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联。海南黎族服饰,虽然各方言区有各自的特色,但不失其共同的特征:女子服装上衣以黑、蓝两色为主,无领无纽,对襟开胸或贯首式。下装为长短不一的织花筒裙。
哈方言
哈方言过去作“侾”。但“侾”字过于生僻,意思不明确,故2001年海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厅等单位在编写大型画册《黎族传统文化》时,决定以“哈”字替代之。并对原周边汉族将其内部带有歧视意味的称呼“四星”、“三星”分别改成“罗活”、“抱怀”。哈方言在黎族五个方言中人口最多,分布最广。历史典籍中,哈方言有“遐”、“霞”、“夏”等名称。哈方言主要分布在乐东、陵水、昌江、白沙四个黎族自治县和三亚、东方二市,其内部又有许多种自称。主要有“罗活”、“抱怀”、“哈应”三种称呼。“罗活”分布在乐东盆地及盆地边沿与哈方言其他类型杂居部分,少量还分布在东方、白沙等地,有罗活、抱由、多港、抱漫、志强、南唠等自称,大多是以居住地(过去的峒)命名的。“抱怀”主要分散在望楼溪中游的千家镇永益村、福报村等地,在三亚、东方也有少量分布,人数较少,自称“抱怀”。“哈应”,又作“哈炎”,在哈方言三个土语中,人数最多,分布最广。主要分布在黎族地区边缘地带的三亚、陵水、东方等地,与汉族相邻或杂居,受汉族文化影响较深。
杞方言
杞原作“岐”,人口仅次于哈方言,主要分布在保亭、琼中、五指山2县1市。五指山地区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仍保留着合亩制度。1950年前合亩制以外其他地区男子全部改穿汉装,妇女已不文面。居住在琼中东部和南北部的受汉族影响较深,不论男女,全部改穿汉装,大部分改讲汉语,习俗类似周围汉族。住在保城的也全懂汉语,并用汉语唱歌。
润方言
过去又称“本地”黎,是汉称,意思是“土著的黎族”。自称为“赛”,“润”是其他方言的黎族对其的称呼。居住在白沙黎族自治县东部,鹦哥岭以北的广大地区。1950年以前,男子结髻在后,下穿“犊鼻裤”,上衣已改汉装。妇女文面文身,上衣宽阔,为“贯首式”,筒裙极短。润方言擅长造型艺术,妇女的织花与绣花,男子的骨刻与木刻,十分精致美观。居住在南渡江发源地南溪峒的润方言过去普遍保留着“上人下畜”的高架船形屋。润方言内部方言土语相当复杂,主要土语有白沙土语、元门土语。润方言妇女服饰非常独特,富有本民族的风格和特点。
美孚方言
“美孚”一词,是其他方言的黎族,尤其是哈方言对其称呼的汉语译音。主要分布在昌化江下游两岸。美孚方言居住地一般有较宽广的平地与肥沃的水田。过去男子结髻在后,戴耳环,下穿左右各一块相掩的黑色短裙,上穿黑色开胸对襟无钮的短衣。上衣男女无分别。妇女用黑白相间的头巾缠头,下穿长及脚踝的长筒裙。文身文面。美孚方言不懂制陶,但擅长纺织和木工。
赛方言
过去称“德透”黎,又称“加茂”黎,自称为“赛”。赛方言人口较少,主要分布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、陵水黎族自治县和三亚市交界的地区。男子已全部改穿汉装,妇女上衣类似传统的汉装,下穿长筒裙。
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