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

当前位置:首页>热门 > >正文

天天速讯:巨头AI混战背后,“卖水的”赚麻了

天天速讯:巨头AI混战背后,“卖水的”赚麻了
2023-03-28 17:01:58 来源:36氪

继文心一言发布、微软全线接入 GPT-4后,大佬们又有新动作了。

3 月 21 日晚上 11 点,GTC 2023开幕,英伟达 CEO 黄仁勋发表演讲,78分钟内四次提到“AI迎来了iphone时刻”,引发一众哗然。并且,黄仁勋还公布了新品及此后和亚马逊、微软、谷歌合作的一系列动作。而后在22日早间,Adobe 和英伟达 公司 发布了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新工具,并且解决了此前争议最大的两个法律问题——版权和支付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听完只能直呼,英伟达作为巨头们AI军备赛的供应商,真是赢麻了。

而上个月在首秀 Demo 中出现事实性错误,导致Alpha bet 的市值损失了1000 亿美元的Bard也“卷土重来”,于22日上午正式公开发布,谷歌直言,此举是为了广泛获得来自用户的反馈,以支持其在对话式生成模型赛道上与微软竞争。

据介绍,Bard 是由谷歌 LaMDA 模型提供支持的实验型对话 AI 服务,可以通过谷歌搜索实时访问和处理来自现实世界的信息,以提供最新、高质量的回复。谷歌 CEO 桑达尔·皮查伊发推表示,此次开放使用将首先从美国和英国的用户开始。

22日腾讯公布其最新财报后,腾讯董事长兼CEO马化腾、总裁刘炽平等管理层召开了电话会议,在会议上,腾讯管理层首次在公开场合确认将推出类Chat GPT聊天机器人产品。

巨头们动作频繁,这场围绕生成式AI的硝烟味,越来越浓了。

巨头混战

22日早间,谷歌宣布正式公开发布其聊天机器人产品 Bard。此次开放使用将首先从美国和英国的用户开始,目前仅支持英语,且不具备编码能力,因此不支持有关代码的响应。

此前在Bard上栽了跟头的谷歌,此次的发布显然更加谨慎。不仅名额由全部开放变为了申请制的逐步开放,并且还在文本框下面和答案生成框下,时刻附有一行免责声明:“Bard可能生成不准确或者略带攻击性的信息,但并不代表 谷歌 官方观点”。同时,页面Bard logo的旁边也有一个大大的experiment的标志,表示它还在实验阶段。

Krawczyk 表示:“我们知道这项技术的局限性,所以我们在推出这项技术的速度上非常谨慎。”

值得注意的是,谷歌将Bard定位为“对搜索引擎的补充,而不是一种搜索。”或许是想和微软公司旗下的搜索引擎New Bing形成区分度。

相比谨慎的谷歌,微软则意气风发得多。

去年,微软由于与OpenAI联手,从而在ChatGPT浪潮中占据了先机,其股价也是一路飙升。今年以来,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超过15%。截止3月23日,股价达到了264.680美元/股,市值更是飚至2.03万亿美元。相比之下,虽然谷歌的涨幅也超过13%。但2月份的在线演示Bard翻车事件后,谷歌的市值损失了 1000 亿美元。

微软上周还官宣将旗下商业软件 Microsoft 365 全线接入 GPT-4,并推出一款新Copilot,收获了一波关注。实际上,就在一天前,谷歌也宣布将旗下的AI工具整合到办公系统Workspace中,不过关注度远不如微软。自微软于2月7日推出其人工智能版本以来,New Bing的页面访问量增长了15.8%,而谷歌搜索引擎的访问量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。

回看这段时间,两家公司基本上是你来我往,同类新品发布速度快得让人应接不暇,如今两家的战火已经从搜索、浏览器一路烧到了办公软件领域。

巨头们争得火热,英伟达则是踌躇满志、欲挽雕弓。

今年初ChatGPT在全球的爆火,让英伟达股价飙升,市值直接增加800多亿美元。目前,英伟达市值为6538亿美元。

在这次大会上,黄仁勋表达了对于生成式AI的信心,在量子计算机、光刻机、云计算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新动作,希望“赋能AI公司加速生产”。

其中DGX Cloud被重点提及了。在云服务方面,英伟达已经与甲骨文展开合作,之后微软 Azure 、谷歌云也会开始托管 DGX 云。以托管的方式向那些有意愿构建新产品和发展 AI 战略的企业提供 DGX 云服务,这意味着,通过一个浏览器,客户就可以将英伟达DGX AI超级计算机实时接入公司。

黄仁勋称,这种合作关系将英伟达的生态系统带到了云服务商手中,同时扩大了英伟达的市场规模和覆盖面。企业将能够每月租用 DGX 云集群,确保他们能够快速轻松地扩展大型多节点 AI 训练。

随后在22日早间,Adobe 和英伟达 公司 发布了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图像的新工具 "Firefly" ,允许用户通过文字来描述其软件将创建的图像、插图或视频。并且解决了版权和支付这两个此前争议最大的法律问题。

反观国内的情况,此前在文心一言发布时,百度港股一度跌近10%,后收窄至6.36%。

对此,李宏毅22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:现在(股价下跌)是大家没有机会来测试百度的产品,所以这种反应可能是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慌导致的。当他们拿到这个产品,有机会自己去亲自试一试的时候,相信股价是回来的。

此后的情况也验证了他的说法,截至3月23日收盘,百度港股回涨,升至150.900港元/股。

AI迎来iphone时刻

“如今一个人外加AI就能成立一家创业公司,AI超级计算机能够强化所有的算法和数据。这是相当大的转变,现在我们在做的很多事情都建立于超级AI计算机和大型语言模型之上,这是AI领域的一道分水岭。”黄仁勋GTC大会上这样说道。而他也将2023这个时间节点传神地形容为“iphone时刻。”

这段时间以来,对于ChatGPT、AIGC的讨论已经不少。技术、需求、产业链的前置条件逐渐成长到了临界点,于是这个早就存在的事物被推入更广泛的视野中。

不管是比尔盖茨的“ChatGPT出现的意义,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”,还是马斯克“我们离强大到危险的人工智能不远了”的论调,显然都将其放在了一个极高的位置。

就在21号,比尔盖茨又对ChatGPT及其相关技术发表了看法,他在博客文章《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开启》中表示,自1980年首次看到图形用户界面(graphical user interface)以来,OpenAI的GPT人工智能模型是他所见过的最具革命性的技术进步。

“我知道我刚刚看到了自图形用户界面以来最重要的技术进步,”盖茨表示,“人工智能的发展与微处理器、个人电脑、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诞生同样重要。它将改变人们工作、学习、旅行、获得医疗保健以及沟通交流的方式。整个行业都将围绕它重新定义,企业也将通过如何使用GPT来进行划分。”

并且技术迭代得越来越快,这也加速了各方的紧迫感,就拿GPT—4说,OpenAI曾经表示过,他们于2022年8月完成了模型训练,此后一直在进行迭代优化。仅仅六个月后,GPT-4横空出世,各项能力就均有了大幅提升。在安全性上,相较于GPT-3.5,GPT-4不合规内容的响应请求降低了82%,响应准确度提高了40%;事实性上,GPT-4的得分高出了40%。

不过,对于中国会不会再出一个打造ChatGPT的组织OpenAI,李彦宏在对 36氪 的回应中表示,基本不会了。他说,OpenAI诞生是因为美国大厂都不看好这个方向,但现在中国的大厂都看好AI大模型,都在做这个方向。创业公司重新做一个ChatGPT其实没有多大意义,基于大语言模型开发应用机会很大,没有必要再重新发明一遍轮子。

李彦宏认为,大模型时代,最大的创业机会在应用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操作系统其实没几个,最成功的是微信、抖音、淘宝这些应用。未来十年,可能诞生价值十倍于这些应用的机会。

目前 ChatGPT 已经在内容创作、办公辅助、游戏产品等多种场景中得到应用,未来还将赋能智能驾驶、人形机器人等领域,在To B 和 To C端都前景广阔。据Gartner 预计,到 2025 年 AIGC 将占据所有生成数据的 10%。据 Frost & Sullivan 和头豹研究院测算,2021 年中国对话式 AI 市场规模为 82.7 亿元,到 2026 年有望增长至 265.8 亿元,CAGR 达 26.3%。

任正非也曾公开表示,要多关注应用,表示“模型的应用有时比模型本身还有前途。”

标签: